八月十五中秋节都有哪些习俗?(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含义是什么)
一,八月十五中秋节都有哪些习俗?
1、赏月
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2、吃月饼
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3、祭月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4、燃灯
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悬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5、观潮
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6、走月
皎洁的月光下,人们衣着华美,三五结伴,或游街市,或乏舟秦淮河,或登楼观赏月华,谈笑风生。
7、玩花灯
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
二,八月十五中秋节有哪些风俗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风俗有祭月、燃灯、猜谜、追月、观潮、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三,八月十五有什么节日风俗
拜月,燃灯,喝桂花酒。
玩花灯,观潮,舞火龙,走月,树中秋,猜灯谜,吃麻饼。
烧搭,烧斗香。
祭月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习俗,本质是在古代人们的认知有限而产生对月亮的一种崇拜。
赏月就是从7月演化而来,从严肃既是变成了轻松的休闲。猜谜语又称打灯谜和元宵节的习俗类似的。
吃月饼觉得是中秋节大家最喜欢的习俗了。桂花酒跟桂花哥是每年的9月~10月的上学,刚好是中秋节的这个阶段。等等
四,八月十五有什么节日和风俗
1.
吃月饼是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据现有记载,吃月饼最早源于唐代,到了宋代,月饼有金花、芙蓉等雅称,制作也更加精致。
2.
祭月,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
3.
赏月,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香案摆上吃食和酒,围在一起赏月。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 3355折扣手游 提供的八月十五中秋节都有哪些习俗?(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含义是什么)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