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为何将射雕三部曲第一部命名为《射雕英雄传》?(射雕英雄传是金庸第几部)

金庸为何将射雕三部曲第一部命名为《射雕英雄传》?

一,金庸为何将射雕三部曲第一部命名为《射雕英雄传》?

《射雕英雄传》里,射雕画面不止出现一次。

第一次是第五章“弯弓射雕”。十几头黑雕围攻一对白雕,蒙古众将射死黑雕以保护白雕的一双雏雕,也就是后来郭靖和华筝养大的那两头了。

在那个场景中,射中雕的有铁木真、窝阔台、拖雷,当然还有一箭双雕的郭靖。

“铁木真生平最爱的是良将勇士,见郭靖一箭力贯双雕,心中甚喜。”因此赏赐了金刀,日后封了郭靖做“金刀驸马”。

“射雕英雄传”的射雕英雄,出处似乎就是这里。

第二次,就到最后一章“华山论剑”了。

在我看来,这才是理解“射雕英雄传”这个题目最重要的地方。

这一处,却是一次失败的射雕。

失败的当事人,是铁木真。

铁木真和郭靖漫步草原,偶见白雕,张弓便射。谁知竟被白雕把箭扫落。

“成吉思汗神色黯然,将弓箭抛在地下,说道:‘数十年来,今日第一次射雕不中,想来确是死期到了。’”

小说写到此处,已近尾声。恩怨情仇,尘埃落定。傻小子郭靖成了华山论剑的大侠,日后将率领南宋军民固守孤城,携妻殉国;一生纵横欧亚大陆的铁木真,刚灭了金国,又剑指江南,只可惜死亡——周伯通口中“那场谁也逃不过的瘟疫”——马上就要找上门来了。

就在射雕不中之后,铁木真和郭靖有一番关于何为英雄的对话。铁木真认为,“我所建大国,历代莫可与比。自国土中心达于诸方极边之地,东南西北皆有一年行程。你说古今英雄,有谁及得上我?”郭靖却说,“自来英雄而为当世钦仰、后人追慕,必是为民造福、爱护百姓之人。以我之见,杀得人多却未必算是英雄。”

这是两种价值观和历史观的碰撞。

但纵然是郭靖,纵然是热爱和平的后人,又有谁敢说踏平欧亚无人可挡、建立起一个庞大帝国、影响全球历史和无数人的成吉思汗,算不得英雄?

《射雕英雄传》,写的不是江湖,而是家国。

英雄此名,既意味着担当,也意味着杀戮。

有不杀的英雄吗?

没有。

如何在杀与不杀之间寻找平衡,就是郭靖在《射雕英雄传》结尾苦苦思考的大问题。

所以,谁是射雕英雄?

既是郭靖,也是铁木真。

二,金庸小说射雕三部曲是哪三部

射雕三部曲,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三个主角分别是郭靖,杨过,张无忌。他们之教虽然时间不同,但是都能连在一起。所以被称为射雕三部曲。

至于为什么第一部取名为射雕英雄传?

首先因为,人物的关系,射雕英雄传里的郭靖和杨康是结义兄弟。郭靖是射雕侠侣杨过的郭伯父。

而倚天屠龙记里张无忌的太师父张三丰和杨过有一面之缘。同时张三丰和郭襄又有深厚的友谊。而郭襄又深爱杨过,又是郭靖的女儿。

同时郭襄又是周芷若的祖师。所以郭靖杨过和张无忌是可以连在一起的。而第一个出场的就是郭靖。

其次,第一个出场的是郭靖,那射雕三部曲的第一部当然主要讲的是郭靖。

最后,郭靖的师父不仅有江南七怪和北丐等人,还有一个教郭靖射箭的哲别。所以郭靖的箭术是很厉害的。

同时郭靖曾经在大漠一箭双雕,因此被人称为射雕英雄。

射雕三部曲第一部讲的是郭靖,所以取名射雕英雄传!

三,射雕哪个是第一部

射雕英雄其实就是郭靖,《射雕英雄传》完全可以换个名字叫《郭靖传》,因为这本书讲的是郭靖从大漠里一个射雕少年成长为“侠之大者”的英雄的故事。

书里还有一个暗线,讲的是成吉思汗从一个射雕英雄最后被否定为“不是英雄”的故事。

先说《射雕英雄传》开始部分,第四回《华山论剑》讲的是成吉思汗射雕,之后郭靖射雕并因此成为了金刀驸马。

这个时候郭靖还是个啥也不懂的射雕少年,成吉思汗却已经是纵横大漠的射雕英雄了。


而到了《射雕英雄传》的最后一回,第四十回《华山论剑》的时候,郭靖当着成吉思汗的面说他不是英雄,当晚,成吉思汗身亡,全书也至此结束。

此时的郭靖历经各种传奇,得到《武穆遗书》,已经从一个质朴愚钝的少年成长为思考国家,民族大义的大侠了。

《射雕英雄传》全书至此也完成了主旨的创作。

所以,金庸这本书取名是有深意的,明面上写的是少年郭靖的人生历险传奇,暗里却是在探讨什么才是英雄,他生怕读者误会这本书里的射雕英雄是成吉思汗,特意在此书后面附了一篇《成吉思汗家族》,他明确说明此书里的英雄是郭靖,不是成吉思汗。

另外,金庸本人对动物特别感兴趣,这可能他自己都没意识到,细看他的十五部小说命名,竟然有九部小说的名字里含有动物,占了五分之三。

这九部分别是: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雪山飞狐飞狐外传,鸳鸯刀,白马啸西风,天龙八部,倚天屠龙记,鹿鼎记。

金大侠也够淘气的,好好的雕你射他做什么呢?还有龙,非要来个屠龙,太狠了吧。

四,射雕三部曲第一部剧是哪部?

其实天龙八部一共有八部:

第一部:天龙八部

第二部:九阴九阳

第三部:癸花宝典

第四部:独孤九剑

第五部:华山论剑

第六部:射雕英雄

第七部:神雕侠侣

第八部:倚天屠龙

八部始于天龙,止于天龙,中间两剑两雕两神功,贯穿宋明两代,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外来民族的血泪史……

为什么又变成射雕三部,且把射雕放在第一部呢?因为要吸引读者,武功必须一部比一部高才行,所以只好牺牲了中间四部,变八部为三部了…

五,为什么是射雕三部曲

感谢邀请!我是嘉道文流。

先给大家分享一个小知识,金庸在写《射雕英雄传》的时候,脑海里压根还没有“射雕三部曲”这个概念。

在《射雕英雄传》之前,金庸写了《书剑恩仇录》和《碧血剑》,但是一直都不火。直到《射雕英雄传》的横空出世,才一举奠定了金庸的地位。当时《书剑恩仇录》连载于《新晚报》,《碧血剑》和《射雕英雄传》都连载于《香港商报》。1957——1959年,金庸在《香港商报》连载完《射雕英雄传》以后,他和沈宝新共同出资创建了《明报》。

为了让自己的《明报》有一个好销量,金庸这才颇为“鸡贼”得在上面连载《神雕侠侣》。当时《射雕英雄传》大获成功,郭靖、黄蓉、洪七公等人也受到读者的喜欢,读者非常想知道这些人以后会发生什么,在此背景下,金庸算是给《射雕英雄传》写了个续集。此时,才刚刚有了“射雕三部曲”的雏形。

《射雕英雄传》的命名由来

第一:这个问题,我们要将“射雕”与“英雄传”拆开来看。

这部小说讲的就是郭靖,怎么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毛头小子,成长为一代英雄的故事。书中出场人物众多,剧情复杂,时间跨度大,堪称是史诗级巨制,所以叫它“英雄传”是没有问题的。

而郭靖长于蒙古,正赶上蒙古的崛起。他在蒙古学到了神箭技能,更是有过一箭双雕的壮举。在当时蒙古人的眼里,郭靖这一箭双雕的神技,足以令他成为一个实力强大的英雄人物。

小说连载时间长,早期的剧情确实和“射雕”有很大关联。但连载到后期,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剧情与早期又改变也情有可原。

第二:金庸的这个命名,还有可能是他联想到了“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因为《射雕英雄传》当年在台湾地区发行的时候,“射雕”是个敏感字眼,最终将小说改名为了《大漠英雄传》。

第三:网上有人说《射雕英雄传》是金庸借鉴了清代作家文康的《儿女英雄传》,黄蓉这个人物形象,颇似《儿女英雄传》中的女主角何玉凤(十三妹),两本书也有许多观点相似。各位感兴趣,可以自行搜索。

以上只是个人拙见,欢迎大家补充


嘉道文流,一个文史知识的原创作者,欢迎关注,欢迎点赞!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 3355折扣手游 提供的金庸为何将射雕三部曲第一部命名为《射雕英雄传》?(射雕英雄传是金庸第几部)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