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岛海战中,为什么日本飞机不直接用炸弹攻击对方航母?(中途岛海战为什么日本航母全部沉没)
一,中途岛海战中,为什么日本飞机不直接用炸弹攻击对方航母?
整个中途岛战役的作战经过,说白了就是南云忠一导演严格按照山本编剧写的剧本拍戏,而美国人却是一帮无耻的剧透鬼,翘着二郎腿在那里根据剧情守株待兔,南云中将犹不自知。既然如此,他在海战中的一切作战指令,都是在按部就班有序执行,充分考虑了航母作战专业和日本海军航空兵的实际情况,并不需要过多苛责。
日本海航当时有三种主力机型,也是中途岛海战机动部队四艘航母上的主要机型,即“零式航战”、“九七舰攻”和“九九舰轰”,第一种大家都熟悉,是负责空中掩护的零式战斗机,不具备对舰攻击能力。第二种“九七舰攻”(九七式舰载攻击机)由于设计理念的缺陷,只合适于高空水平轰炸,其机体坚固性一般,承受不住急剧俯冲和拉升的应力,并不适合玩命式的“俯冲轰炸”。
第三种“九九舰轰”(九九式舰载轰炸机)学习了德国亨克尔的技术,增强了俯冲时的稳定性,也能够挂载鱼雷进行攻击,是唯一能够全方位攻击大型舰只的战机。在苍龙、赤城等四艘舰队航母上,按照渊田回忆录所述,每艘航母搭载的飞机标准数量是42架舰战、42架舰轰、51架舰攻,所以对舰攻击比较管用的“九九舰轰”数量连三分之一都不到,极大影响了南云的排兵布阵。
“九七舰攻”的选配武器有:800kg炸弹一枚、500kg炸弹一枚、250kg炸弹两枚、60kg炸弹六枚或者九一式鱼雷一枚,注意这是单选项,即上述五种武器只能选一样挂载。那么既然去对付美国人的航空母舰,就必须挂装鱼雷,因为250kg以下炸弹甩甩驱逐舰或者巡洋舰还能凑合用,对付航空母舰和战列舰基本就是挠痒痒,很难形成有效杀伤(美军飞机挂载的是1600磅的大炸弹,一家伙就能整出效果)。
而“九九舰轰”干脆只能挂250kg炸弹三枚,挂不了鱼雷,并且炸弹与炸弹的品种也不相同,日军攻击中途岛上的设施,主要使用高爆弹,对地面目标极具杀伤力。但是要对舰攻击时,需要使用穿甲弹,因为二战战舰的装甲防护是流行性风格,高爆弹很难对舰体造成直接破坏,事倍而功半。所以,南云的武备更换不仅仅是“蛋与雷”,还包括“蛋与蛋”,而且是必须要换。
南云的第一目标是攻击中途岛上的美军机场、防空火力和地面实施,以掩护登陆部队夺岛,所以两种攻击机型(大约180来架)全部需要挂装高爆弹起飞,在零战的掩护下轰炸中途岛,都使用250kg炸弹也完全没有问题。并且根据剧本的说明,美军航母从珍珠港赶过来,至少要第二天才能到达,所以南云根本没有对付水面目标的思想准备。
第一波攻击部队返航还没有全部着舰时,南云接到了侦察机的报告说发现美军舰队,却并没有说明是否有航母!所以南云的中心工作是组织第一波飞机降落,同时要求第二波飞机换装鱼雷,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美军航母。然而侦察机却迟迟没有给来准确消息,第一波鬼子又报告岛上的火力很强大,需要继续攻击,因为剧本里并没有美军航母马上就来的说明,南云遂认为是一场虚惊,决心先搞定中途岛再说,命令全体换上高爆炸弹,装完鱼雷的也换下来。
二战时期的航母,舰载机的起飞准备周期是非常之长的,就在鬼子地勤手忙脚乱换蛋的时候,大约45分钟后侦察机回电:“对吖,舰队里面是有航母吖”,南云绝对当时爆粗口了,这等于地勤的45分钟白忙活了,因为若想保护自身安全,肯定是要先干掉美军航母,那么高爆弹就没卵用,必须再换装鱼雷和穿甲弹。
这里要特别注意,南云只是知道了美军航母来了,并不知道美军是有备而来并且舰载机已经升空扑来,所以他认为有足够的时间给攻击机和轰炸机换完武器,同时还要给零战加油,否则没有空中掩护的机群过去了也是送死。因此南云此时下达的命令并无不妥,可就在大小鬼子们紧张忙碌时,第一批美机已经飞临头上。
这个时候南云脑袋瓜子基本是嗡嗡的,如果动用挂着高爆弹的部分战机升空,第一是根本对美舰构不成威胁,是没有意义的出动;第二是飞行甲板上乱七八糟,正在接收第一波飞机降落的时刻,不可能再组织第二波出击,会撞车的;第三是零战已经无油无弹,无法给攻击机和轰炸机提供掩护,也需要时间,所以南云能做的只有一边组织防空火力抵抗,一边加紧整理甲板和完成换弹,然后成规模够实力地出击。
问题是美国人没给他这个机会,一波又一波的轰炸机到达日舰上空,并且日本舰队的防空火力实属一般,虽然干掉了前几批的鱼雷机和水平轰炸机,仍然无法保证整个舰队上空不露破绽,最终被几架俯冲轰炸机冲破防空火力网,投下了致命的炸弹。到这个时候,神仙也救不了日本舰队了,甲板和机库里的油料、弹药,都成为日本人自焚的小贴士。
关于炸弹的问题,可以用一个例子说明,在后来的瓜岛战役中,日军的“九九舰轰”曾经用高爆炸弹攻击一艘美军驱逐舰,其中一枚炸弹准确地击中了美舰,但是却只炸死21名美军官兵,而对军舰几乎没有什么损伤。所以蛋与蛋是有区别的,二战时期的海航攻击,必须要做到打必有效,因为出动一次太不容易了,南云的稳妥也是有道理的,他不是猪。
南云忠一也就是个中规中矩的选手,既无大才也不是特菜,因为这个仗是打不赢的,无非就是怎么死或者死的好不好看的问题,毕竟战场上空美军飞机数量占据优势,他们有233 架舰载机和127架中途岛上的陆基飞机(总数是350架),而日本人总共只有264架各型舰载机,很难一点破绽不露。更重要的是,美国人知道剧本上写的什么,因此占尽先机,日本人中途岛之败根本不是什么“黑色五分钟”造成的,那不过是必然中的一点偶然。
二,中途岛日本为什么不派遣8艘航母
1942年6月4日4点45分,从日本联合舰队的四艘精锐航空母舰上起飞的108架战机,按照预定方案出发空袭中途岛。与此同时,日本的第二波攻击波也开始准备就绪,准备应付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
中途岛海战的经过和南云中将面临的困境。在日本的作战计划中,有一个巨大的漏洞。那就是,给日本航母编队规定了两个相互矛盾的任务。一个是空袭中途岛,为下一步日军登陆中途岛做好火力准备。另一个则是,消灭因攻击中途岛而被引蛇出洞的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残余力量,尤其是那些在偷袭珍珠港时没有被消灭的航空母舰。
![](https://img.3355game.com/game_detail/aaf39202502142246133784.png)
日本之所以给日本航母编队规定这样矛盾的任务,出发点是设定在一个时间轴假设上的。那就是,美军在事先对日本联合舰队的行动一无所知,毫无准备。这样,日本航空母舰就先对中途岛展开空袭,进行登陆的火力准备。
接下来,美军在接到中途岛的告急后,出发它的太平洋舰队主力救援中途岛。这个时候,已经完成了对中途岛的作战后的日本航母编队,就可以转过枪口,对美军舰队进行歼灭性的打击。
这个设想是建立在日本的单方面的一厢情愿上的。实际上,由于美军早已破译了日本联合舰队的密码,对日本的作战计划了如指掌。因此,美军决定在战役发起前,就紧急出动航母编队,埋伏在日本航母编队的侧翼,伺机向日本航母编队发动奇袭。
![](https://img.3355game.com/game_detail/1dc40202502142246137975.png)
这样,日本就遇到了在它战前进行图上作业演习遇到的情况。在空袭中途岛的时候遭遇美军飞机的袭击。在图上演习时,假设遭受的是中途岛的陆基航空兵的袭击。演习的判定是,日本航空母舰中弹9次,“赤城”和“加贺”号被击沉。但是狂妄自大的负责演习的日本军官随意的就修改了作战结果。当有人问道,如果日本航母编队袭击中途岛时,万一出现美国航母编队袭击怎么办?回答是没有预案。日本海军就是在这样一个麻痹轻敌的氛围下走上战场的。
不过,日本最终还是对美国航母编队的袭击制订了一个预案。事实证明,这个预案没能起到预定的效果。那就是,第二攻击波不以对中途岛为目标,而是以对可能出现的美国航母编队为目标。这个攻击波包括36架战斗机,36架俯冲轰炸机和36架鱼雷机。这一波的飞行员都是日本海军航空兵的精华,完全可以对付美军的航母编队。
![](https://img.3355game.com/game_detail/03751202502142246147868.png)
但是,由于日本的密码被破译,作战计划被美军掌握。中途岛的战机都飞到空中躲避,这使得日军的第一波空袭没有起到效果,负责空袭指挥的友永大尉向编队汇报需要第二次空袭。
于是,按照友永的报告,再加上侦察机没有发现美军舰队的报告,南云命令第二波飞机改变作战目标,准备第二次攻击中途岛。这就必须将鱼雷换成对陆地攻击用的高爆炸弹。
但是,就在换装弹药即将完成的时候,日本的侦察机发回了发现美军舰队的报告。这使得南云进退两难。虽然山口少将要求俯冲轰炸机马上起飞攻击,可是,南云最后还是否决了他的建议。
![](https://img.3355game.com/game_detail/9e9fc202502142246144736.png)
这个时候,南云的舰队上空一片混乱。中途岛的陆基航空兵对他的舰队发动了一波又一波的轰炸,他被迫把第二波战机里面的战斗机升空加强防御。而下面机库里换装弹药的工作进行了大半,等待他的指示。而第一波的空袭战机这时又返回,急需降落。最终,南云决定,暂时不对美军舰队发动攻击。
南云下令先收回第一波战机,与此同时,马上将弹药换回为鱼雷。整个编队向北撤退,等到做好攻击准备后再发动对美军舰队的攻击。
但是,一切并没有按照他的如意算盘进行。当他做好进攻准备的时候,美军俯冲轰炸机的炸弹也落在了他的头上。几分钟之内,他的三艘航空母舰就遭到了重创。剩下的“飞龙”号在进行了反击后,也被美军击中。最终他的四艘航空母舰全部沉入海底,日本只能吞下了中途岛海战失败的苦果。
![](https://img.3355game.com/game_detail/4b4c2202502142246157779.png)
有人在事后批评说,南云中将优柔寡断,在发现美军航母编队的时候,就必须要用一切力量对它们进行攻击。哪怕飞机上装载的是对陆地攻击的炸弹。
但是,这种指责对于南云是无效的。南云其实是日本最杰出的航空海战专家,只是他的运气不济,其他人把失败的罪责都推到了他的头上。实际上,在指挥航母编队的指挥员中,南云的战绩是最佳的。
那么,南云为什么不接受山口的建议,出动航空母舰上已经准备好的飞机对美军航空母舰发动空袭呢?
![](https://img.3355game.com/game_detail/490db202502142246157568.png)
我们知道,本来第二波飞机是准备用来攻击美军舰队的。为了改为对中途岛攻击,日本将鱼雷换装成高爆炸弹。对军舰攻击,鱼雷的攻击效果最好,用高爆炸弹攻击远远达不到鱼雷的效果。
但是,弹药不合适并不是不发动攻击的理由。在当时,日本和美国的航空母舰都是木板甲板。如果高爆炸弹命中航空母舰,还是会给美国航空母舰造成很大伤害的。虽然它没有穿甲弹那么强的穿透力,但也可以对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造成伤害,起到封闭甲板,阻止美军战机起降的作用。因此,弹药不合适不是南云不发动攻击的主要原因。
![](https://img.3355game.com/game_detail/6b930202502142246158749.png)
这个原因才是南云不愿意出动第二攻击波进攻美国航母编队的主要客观原因。在当时,虽然说南云的四艘航空母舰拥有261架战机,但是,对于他所担负的作战任务是不够的。
尤其是他的战斗机数量。他拥有的战斗机要组成两个攻击波的护航战队,就只剩下18架战斗机为他的航母编队护航了。这区区18架战斗机,在没有雷达的情况下,是根本无法完成他的舰队的掩护任务的。
在中途岛的陆基航空兵的越来越猛烈的空袭下,南云只得把第二攻击波的战斗机派上天空,加强空中防御。这样一来,当他得到美军舰队的情报时,就根本没有战斗机可以去为他的轰炸机队去护航。
![](https://img.3355game.com/game_detail/f34e720250214224616488.png)
这样,他的轰炸机队肯定要在美军航母编队和护航战斗机的攻击下作战。可以预料,他们必将遭受沉重的损伤,甚至可能全军覆没。这是南云所不能承受的损失。
第三个原因是南云不愿意浪费自己的飞行员。南云是日本联合舰队中唯一精通海空作战的将领,整个联合舰队,只有他知道,自己的舰队的战斗力来自于自己的精锐飞行员。因此,南云处处都保护着自己的飞行员,不让他们做无谓的牺牲。这是南云不发动对美军航母编队攻击的主观原因。
![](https://img.3355game.com/game_detail/ba55920250214224616896.png)
就拿中途岛海战来说,在整个中途岛海战中,虽然日本损失了四艘航空母舰,损失了三千多人,但是,在这些人中,飞行员只占了110人,这还包括“飞龙”号反击美国航母编队时的损失。可见,南云对飞行员的重视程度。
在袭击珍珠港时也是如此,南云在判断战局后,认为继续对珍珠港进行袭击得不偿失,会加大飞行员的伤亡,就毅然停止了空袭,主动撤退了。
这是因为,南云知道自己手中掌握的这一批飞行员,是日本联合舰队多年积累下的精华,他们都是无法替代的。所以,他对这些飞行员爱护有加。如果没有护航战斗机的保护,这些飞行员将会暴露在美军的攻击之下,白白的牺牲。而且这种牺牲,很可能根本就于战局无补。因此,南云才没有派他们去送死。
![](https://img.3355game.com/game_detail/33385202502142246174807.png)
反观山口多闻,这个被日本后来竭力吹捧的勇将,完全是一个不讲战术的将领。他在遭受损失后急于报复,竟然把他的手下有限的航空力量分散开来,发动了两次空袭。如果他能够沉住气,将他的俯冲轰炸机和鱼雷轰炸机及战斗机搭配好,会给美军航空母舰以更大的打击。他一次攻击就可能把两次都无法炸沉的“约克城”号送进海底了。
在南云下决心的时候,还有一个意外情况,那就是第一波战机的返回。这波战机燃料即将耗尽,有的已经中弹受伤,急需降落。如果派第二波战机升空,那么这些战机和飞行员会遭受很大的损失,这也是南云无法承受的。
![](https://img.3355game.com/game_detail/bebbe202502142246179791.png)
在南云中将得知美国航母编队就在身边的时候,他没有采取断然措施,孤注一掷的对美军发动攻击。而是将第一波飞机收回,同时舰队北撤,给飞机换装弹药,组织第二波攻击波。这是因为南云不愿意自己的战机在没有护航战斗机队的保护下去作战,也不愿意遭受第一攻击波无法降落遭受的损失。
![](https://img.3355game.com/game_detail/a27a1202502142246185124.png)
出于对自己的飞行员的爱护,和对自己力量的珍惜,南云决定在力量准备好后再发动都美军舰队的攻击。南云最后的决定实际上是在赌博,但是,这一次运气不在他这一边。最后,在他的飞机就差五分钟就可以升空的时候,赶到的美军俯冲轰炸机投下了炸弹,终止了他的美梦。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三,日本为什么要对中途岛发动攻击?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原因基本就是这几点:
第一,对舰和对地炸弹不同。
轰炸地面目标和轰炸军舰有着很大的不同。
对于陆地轰炸的炸药,日本叫做陆用爆弹。
这种炸弹的特点是装药量大,一般采用瞬发引信,就是碰了就炸,类似于今天的高爆炸弹,破坏力很强。
这是因为陆地建筑物不可能用钢铁修建,这种高爆炸弹就足够了。
但攻击军舰的炸弹分为两种,一种就是陆用爆弹。但是,陆用爆弹这种碰了就炸,不能穿甲,对于航母就只能在甲板上炸出洞,杀伤甲板上的人员,炸毁舰载机而已。
诚然,这可以对航母造成一定伤害,然后都是轻伤,回到港口可以瞬间修理完毕。
比如珊瑚海海战,约克城号就被炸伤,然而回到港口迅速修理完毕,参加了中途岛海战。
所以,各国舰载轰炸机主要使用对舰专用炸弹。这种炸弹具有一定的穿甲能力,而且采用延迟引信。
这样一来,炸弹可以穿透航母甲板后爆炸,可以炸毁航母内部设施,导致重伤。
后来中途岛海战,日军每艘航母吃了二三枚炸弹就全完蛋,原因就是如此。
当然,日军其实也有这种对舰专用炸弹,但因穿甲能力不足,穿不透美国航母厚重的甲板,同陆用爆弹没有太大区别。
话虽如此,日本舰载机去攻击敌人航母,是必须携带对舰专用炸弹的,所以必须换装。
第二,必须换装鱼雷。
在当年对舰轰击最有效的还是鱼雷。
在中途岛海战的时候,其实美日的炸弹都只有200多公斤,只是后来美军强行挂载了500多公斤的炸弹。
而200多公斤的炸弹,对于航母这么大的目标,不容易造成致命伤。
事实上,中途岛日军对于约克城号航母,连续攻击了两轮,也不过是重伤而已。其中第一次攻击后,约克城号甚至没有冒烟。
相反,鱼雷则具有致命的能力。普通航母哪怕被一枚鱼雷击中,也会是重伤。
1941年11月13日英国“皇家方舟”号被德国潜艇U-81发射一枚鱼雷命中,结果就沉没。就这一枚鱼雷而已!
所以,当年的对舰攻击一定是鱼雷机配合轰炸机,缺一不可。
所以,即便不需要换装炸弹,鱼雷也是用换装的。
四,日本为什么打中途岛
这个问题要解释,可以写出一本书来,不过老李尝试着解释一下先。
美国舰队主要有两种轰炸机,鱼雷轰炸机和俯冲轰炸机。这两种轰炸机都是针对舰船射击的,一种是装载穿甲弹,一种是鱼雷。
而日军舰队,干脆说南云舰队吧,有两种轰炸机。一种是俯冲轰炸机,另外一种是两用飞机,可以装鱼雷对舰攻击,也可以装上高爆炸弹轰炸陆地上的设施。
一般来说,不应该唯武器论,特别是一个南云这种级别的将领是不会犯这种错的。
其实失败还来自于更高层面的失利,那是山本五十六和尼米茨之间的高层交锋了。即,山本五十六准备派遣南云忠一偷袭中途岛,尼米茨得到了情报,派遣斯普鲁恩斯伏击南云。
南云更为艰难一些,他的目标是击垮中途岛上的敌人。如果发现敌人舰队,也同时击毁敌人的舰队。他的敌人可能是中途岛上面的飞机群,也有可能是敌人的舰载机。
所以,他仅仅是起飞了部分飞机去轰炸中途岛。剩下的配备着鱼雷和穿甲炸弹,准备对付有可能出现的美国舰队。他起草了一份《情况估计》,上面有三种可能,一是可能美军并未发现这支偷袭的南云舰队。一种是美军中途岛的飞机发现这支舰队。一种是美军舰队援驰而来,会被南云舰队各个击破。
南云唯一没有做的预测就是,被伏击了。这是一个小错误,可以从战场上的战术解决的,问题不大,因为他的舰队,实实在在比斯普鲁恩斯和弗莱彻的舰队要强大太多了。
南云的第一波轰炸机和战斗机遇到了庞大的中途岛起飞的机群,日军的战斗机割草一般扫平了美军中途岛上起飞的战斗机和轰炸机,并且把剩下的美国飞机驱逐得远远的。日军轰炸机开始肆无忌惮地轰炸美军在中途岛的设备,弹药库,营房,油料库。
只是,划重点一,这些美国飞机不像是在珍珠港那样,是被炸毁在机场和飞机库的,他们起飞了,剩下的逃逸或者说被日军舰载机驱逐远去了而已。
南云和山口都明白,这些逃走的美国飞机,迟早要下去加油的,这时必须做第二次打击。可是分布在甲板上的准备攻击美舰队的飞机,装的都是鱼雷和穿甲弹,这就是个很大的问题了。
正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几架B-26型中型轰炸机,袭击了南云舰队,当然,没有成功,全部被击落了,这向南云和他的参谋们说明了,这种不能在航母上起飞的轰炸机当然来自于中途岛。那么,中途岛并未丧失战力,有必要再次打击。
所以,这时候,南云安排九七式轰炸机换装燃烧弹和高爆弹。很可惜,这是一个很费事的工作,就是我们说的“当官的一个屁,当兵的忙断气”的工作。要说,南云的舱面人员还是很优秀的,他们出色的开展工作中,也不知道有没有骂:“八嘎。”
又是在这个时候,南云的侦察机传来消息:“东方两百英里光景的地方发现十条“显然属于敌方”的舰只,正背对南云和环礁,朝东南方行驶。”
背对着中途岛和南云舰队跑的舰队?还隔着两百英里,那就没事了,你就是想来,短时间也来不了了,等我南云搞死中途岛,慢慢追杀你。可能,我们是这样想的。
南云和山口比我们要专业一些,朝东南方行驶,那是逆风行驶呀,那时候的的舰载机起飞,比现在要艰难,别说电磁弹射,连蒸汽弹射都没有,舰载机逆风起飞,生存率大增啊。
南云下命令,各个航母,剩下的九七式鱼雷不要卸下,等等消息。
这时候,中途岛的两批轰炸机袭击南云舰队,一批是低空轰炸机,一批是高空的轰炸机,没有给南云舰队造成任何损失。
一支军队的实力来自于两大支撑,一是军队的战斗力,另外一个是指挥官的心境。这两次轰炸对舰队战力并无影响,影响的是指挥官。
南云觉得,对他舰队造成威胁的是中途岛上的飞机,所以他下令全部九七换上对陆地攻击的炸弹。
乱纷纷换装的时候,他的侦察机带来一个消息:“敌舰队,有一艘航母。”
这是南云的艰难处境,而一代海军上将中的上将,斯普鲁恩斯,没有这么多犹豫和分歧,他用所有的力量压倒参谋人员,那些其实是海尔赛的参谋人员。他在很远距离就下令:“起飞出击!”这个命令,很残酷,也造成巨大损失,这是在航程外命令轰炸机出击。事实上,飞出去的飞机因为没有油迫降的,比被日军击落的要多。因为太远,轰炸机没能等待护航机,被击落的时候只能哭泣......
再说南云这一边,山口少将急切的排电报给南云,要求投入攻击机群。在战斗过程中,向上级发送命令的,除了鲁莽,还有对胜利的期望,他完全放弃了前程。
南云做出截然相反的决定,收回所有飞机,那些中途岛返航的,没有油料的飞机,准备做一次修整,对美国舰队做一次协同进攻。
献祭一般的三支美国鱼雷机中队,被南云的防御力量摧毁,可是南云舰队也在被饱和攻击下的美国俯冲轰炸机炸残废了。
山口少将自沉。
弱的一方,伏击,献祭一般的战斗,取得了胜利,我不想也不用去描写,文献大把有的看。我就解释这个问题而已。
五,中途岛海战日本为什么要换武器
首先,炸弹没有鱼雷杀伤力大。其次,鱼雷轰炸机挂炸弹,是平飞轰炸,准确度不高。再次,当时准备挂得是炸机场的炸弹,不是穿甲弹,对舰攻击效果不好。所以,要换鱼雷。事实上,因为鱼雷命中水下比炸弹命中甲板杀伤力大得多,所以当时美日都把鱼雷机当成反舰的主攻手。但鱼雷机挂着沉重的鱼雷,相对笨重。而且发射鱼雷时要求鱼雷机超低空直线飞行,容易被炮火拦截。按照美军的作战想定,俯冲轰炸机是负责打乱敌方舰队防空队形,吸引防空火力的,为鱼雷轰炸机突袭创造机会的。面对俯冲攻击,战舰必然要左右机动规避,这样一来各舰就无法集火射击,只能各自为战。于是超低空掠海飞行的笨重鱼雷机才有更大的概率活着投下鱼雷。但美军阴错阳差意外颠倒了二者的角色,鱼雷机先到吸引了拦截火力,为俯冲轰炸机创造了机会。说这么多其实就一句话,反舰作战,鱼雷机是当时计划里的主角。估计南云的想法,主角不上场,戏还怎么唱呀。所以一定要换鱼雷。他这么想虽然有些拘泥教条,但也不能说是错。毕竟他也不知道美军会来得这么快。让他像网上的事后诸葛说的一样毅然决然的舍弃鱼雷孤注一掷仓促出击,是不合常理的。其实南云更大的错误是对遭遇美军航母编队的可能性不够重视,派出的侦查力量不够强。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 3355折扣手游 提供的中途岛海战中,为什么日本飞机不直接用炸弹攻击对方航母?(中途岛海战为什么日本航母全部沉没)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