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连城的金缕玉衣,为何盗墓贼却不屑一顾?(大揭秘金缕玉衣)
一,价值连城的金缕玉衣,为何盗墓贼却不屑一顾?
目前中国出土的最为壮观的金缕玉 衣,就是中山靖王墓的金缕玉衣,共由两千多块玉片构成,引用金丝一千克左右,工程浩大,令人叹为观止。
据说当时考古学家,打开靖王墓陵墓时候,里面已是一片狼藉,很明显已被盗墓贼抢先一步。就在大家有些失望的时候,却发现了许多规整的玉片,此玉片表面光滑圆润,整合到一起,竟拼凑成了一件玉衣。
能凑成一件衣服,可见那得有多少玉片,这些玉片应该不会比那些金银珠宝价值低吧!那为什么盗墓者只是把金银珠宝,甚至铜铁制品都拿走,唯独留下这件价值不菲的金缕玉衣呢?难道是他们不识货?
要是这么想那你就是大错特错啦!太小看盗墓贼了。盗墓贼不拿玉器是有原因的,并不是盗墓贼多有道德底线。
而是因为在当时只有皇室贵族才有资格佩戴玉器,玉器身份的象征,平民百姓是不能私自拥有玉器的,在当时 ,平民百姓拥有玉器是会被杀头的。
再说盗墓贼自身都是贫民百姓,有钱谁也不会愿意从事这个职业,所以他们遇到这种皇室墓穴,也只会,以金银、铜铁器为目标,玉器是万万不能动的,毕竟都是为了生活,谁也不愿意拿命开玩笑。
最主要主要的还是,玉器在民间也是无法流通的,玉衣都是为墓主人量身定做的,一旦拿出去叫卖,很容易便被发现是盗墓贼,暴露了身份也就离毁灭不远了。再者玉衣属于冥器,沾染了死者的晦气,一般人不会选择收藏这样的东西。
抛开晦气不说,一旦被官府查到,基本就是人财两失。拿这么一件玉衣去卖,那就等于昭告天下我是盗墓贼!
其实他们也并非未动这件玉衣,据考古学家在发掘被盗的墓穴时,见到的金缕玉衣,都是散落一地的的玉片,而不见金丝,当时还以为是偶然现象,随着被盗墓穴的出土,考古学家才发现,这只是盗墓贼的常规操作而已。
在考古学家们修复了几套金缕玉衣之后,这个奇特的现象,便有了近似完美的答案有了,也让人明白了盗墓贼只取金丝,而不要玉衣的心理。
修复一件金缕玉衣,金丝就需要1500多克,市场价值高达70万。70万啊!那可是相当可观的一笔财富呀,1500克金丝他们怎么舍得放弃。黄金的价值稳定,容易被塑造成任何形状,而且不影响其价值。
这样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盗墓贼对这件价值连城的玉衣不屑一顾啦!
二,金缕玉衣是真是假
玉衣也称"玉匣"、"玉押",是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用的殓服,外观与人体形状相同。
玉衣是穿戴者身份等级的象征,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线缕结,称为"金缕玉衣",其他贵族则使用银线、铜线编造,称为"银缕玉衣"、"铜缕玉衣"。
金缕玉衣
和血玉一样,高级贵族死后(皇帝将军除外,皇帝龙者之气,退百鬼。将军精血狼烟,避万魔),他们的鬼魂会随着尸液尸油浸入玉衣,玉衣就成了邪物。
怨气未失、魂魄未散。若没有上师安镇,说不定会子夜回魂……
“咔咔——咔——咔咔咔咔——”!
三,金缕玉衣被盗
因为穿的起金缕玉衣下葬的都是帝王,假如拿出来出手是个问题,盗帝王陵墓可不是闹着玩的,盗墓者不光不拿金缕玉衣,就是有铭文的器物一般也不拿,拿了不好出手。
四,金缕玉衣案件
现在价值连城的金缕玉衣,在唐以前的盗墓贼眼里并不值钱,全身数千玉片还不如三四斤的金丝价值高。
十大珍宝在河北博物馆里有十大珍宝,其中一件就是刘备先祖——中山靖王刘胜的随葬品金缕玉衣,这随葬品当时是国内首次发现、规格最高、最完整的玉制葬衣。
这是件大宝贝,1968年部队在河北陵山时施工意外发现的。1.88米的金缕玉衣共用玉片2498片,金丝1100克,此外还配有鎏金镶玉铜枕、玉眼盖、玉鼻塞、玉口琀、玉耳塞、生殖器罩、肛门塞、玉握等,是一套极为完整的汉代丧葬用玉制品。
这套葬品保存完成,里面的金丝依然在,只是由于不少金丝断折,所以后来进行过三次修复,并先后用铜丝和特制金丝进行替换固定。
由于刘胜墓没盗,保存比较完整。但同是西汉的墓葬中山怀王刘修就不走运了,他的墓被盗过,金缕玉衣出土时已遭破坏,金丝被人抽走,玉片散落一地。为了修复玉衣,重新打造了金丝。
那为何盗墓贼只拿走了金丝而留下了玉片?按现在观点,玉片不比黄金的价值差,特别是金缕玉衣全身金丝不过两公斤,而玉片多达1203片,两者整体价值相比,有着明显的差别。
玉的时代划分其实,这只是用当今的眼光看待古代的黄金和玉器价值。在古代,玉器的价值有时不如黄金高。
金银在古代一直是硬通货,商代早期开始就有黄金。比如河南郑州商墓中出土的珥形金饰、河南安阳小屯殷墟出土的金块、金叶等。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又有金版作为货币。汉朝是做成金饼,王莽的库存金饼到现在还是谜。
但玉器就不一样了,它不是作为货币流动的硬通货。以阶段划分,在史前阶段是通灵的巫术媒介;夏商周到秦大一统,玉器是王室专用的礼器,周朝《礼记》还明确“圭壁金璋不卖于市”;从秦朝到唐朝,玉器一直为皇帝独家所用;从宋代开始,普通有钱的百姓才可以佩戴把玩。
玉器在唐之前很少有买卖的记录,有也是王侯臣属在觐见天子时用来的贡品,比如大奴隶主矩伯准备觐见周共王,找负责皮裘生产供应的官员裘卫,用大量土地换取了玉器和皮草,进贡给周王。并在执政大臣伯邑父等人那作了备案。
所以,盗墓贼在面对金缕玉衣时,有个重要的问题要解决,就是玉片偷走之后如何销赃,转换为金银之类的硬通货?可惜无法解决,因为除了皇室外无人能用,市面上根本无法交易。
金丝抽走可以再加工,融化重铸成其他样式,便于销赃;玉片本来就小,也不如金丝容易再加工,如果直接脱手容易引发灾祸,由此这些玉器相对金银来说是贱价之物,不如直接抽走唯一值钱的金丝。
这也导致了西汉中山怀王刘修墓金缕玉衣留下玉片的情形,反向推导,此墓极有可能在唐以前就被盗掘,与此相似的还有西汉狮子山楚王墓、西汉梁夷王刘遂墓,都是被盗墓贼抽取了金丝、丢弃了玉片。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 3355折扣手游 提供的价值连城的金缕玉衣,为何盗墓贼却不屑一顾?(大揭秘金缕玉衣)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